2020年8月28日上午9点,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院小会议室集中学习《民法典》专题会议。学院党总支书记戴功伟、院长赵成发、副院长孙莉、副书记马艳波参加了会议。学院综合办主任董丽群、组织员唐伟平列席了会议,会议由总支书记戴功伟主持。
首先戴功伟书记带领向大家学习和解读了《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与会同志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并就所学专题内容进行了发言。
赵成发院长:《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国家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他表示,我们人人都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孙莉副院长:《民法典》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马艳波副书记: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社会公平正义环境。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最后,戴功伟书记做了总结性发言。我们今天在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要认真学习《民法典》。让《民法典》的为民思想和情怀,更加激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让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成为《民法典》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唐伟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