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专区

文档表格

当前位置: 首页 -> 下载专区 -> 文档表格 -> 正文

《全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0-07-16 点击:

    《全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New College English

    修订单位:外国语学院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各专业

     人:                                                      使用年级:07-09

     时:2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56

     分:16

    一、课程类别和教学目的

    课程类别:大学英语是面向我校一、二年级普通本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力能力、以及相应的写作和口语的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1.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

    2.词语的用法;

    3.表达方式和句型讲解以及补充说明;

    4.近义词辨析及近义表达方式;

    5.写作指导;

    6.课后练习。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1)词汇量:领会掌握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掌握的单词和词组也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 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4)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和讲座,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5)说的能力: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回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会话,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6) 书面表达能力: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作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7) 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翻译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英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在写作方面掌握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的基本写作技能。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构造以促进知识创新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以问题探讨和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

    四、课程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等。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课前查找生词,并标注音调和掌握准确词义。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有条件的话,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多提问,同时安排一些自学内容,鼓励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二)习题课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大量练习,本课程所使用教材配备了相当丰富的练习,可集中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吸收。

    五、建议学时分配

    (总学时:256学时,第一、二、三、四学期授课)                   

    第一学期

    Unit One

    Growing Up

    (8学时)

    Unit Two

    Friendship

    (8学时)

    Unit Three

    Understanding Science

    (8学时)

    Unit Four

    American Dream

    (8学时)

    Unit Five

    Romance

    (8学时)

    Unit Six

    Animal Intelligence

    (8学时)

    Unit Seven

    Emergency

    (8学时)

    Unit Eight

    Coping with an Educational Problem

    (8学时)

    第二学期

    Unit One

    Ways of Learning

    (8学时)

    Unit Two

    Values

    (8学时)

    Unit Three

    The Generation Gap

    (8学时)

    Unit Four

    The Virtual World

    (8学时)

    Unit Five

    Overcoming Obstacles

    (8学时)

    Unit Six

    Women, Half the Sky

    (8学时)

    Unit Seven

    Learning about English

    (8学时)

    Unit Eight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8学时)

    第三学期

    Unit One

    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

    (8学时)

    Unit Two

    Civil-Rights Heroes

    (8学时)

    Unit Three

    Security

    (8学时)

    Unit Four

    Extraterrestrials

    (8学时)

    Unit Five

    How to Celebrate Holidays

    (8学时)

    Unit Six

    The Human Touch

    (8学时)

    Unit Seven

    Making a Living

    (8学时)

    Unit Eight

    Cloning

    (8学时)

    第四学期

    Unit One

    Fighting with the Forces of Nature

    (8学时)

    Unit Two

    Smart Cars

    (8学时)

    Unit Three

    Job Interview

    (8学时)

    Unit Four

    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

    (8学时)

    Unit Five

    Cruelty

    (8学时)

    Unit Six

    The Pace of Life

    (8学时)

    Unit Seven

    Terrorism

    (8学时)

    Unit Eight

    Travel

    (8学时)

    

 

 

 

 

 

 

 

 

 

 

 

 

 

 

 

 

 

 

 

 

 

 

 

 

 

 

 

 

 

 

 

 

 

 

 

 

 

 

 

 

 

 

 

 

 

 

 

 

 

六、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闭卷形式,期末考试内容要与所学课程相关,主观题比例不低于20%。 学期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测试, 作业, 出勤)30%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1.  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2.  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3.  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4.  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参考书:

    1.  吴晓真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1》,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2.  吴晓真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2》,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3.  吴晓真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3》,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4.  吴晓真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4》,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